查看原文
其他

谭嘉慧:7个关键词,炼成一堂好课

谭嘉慧:

7个关键词,炼成一堂好课

如果你问我,一堂课是如何诞生的?
是在漫漫网海中“搜索”出来的吗?是一群老师同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“讨论”出来的吗?是自己去找别的老师“请教”出来的吗?是去听别的老师的课再自己重演一遍“模仿”出来的吗?是自己翻找各种名家实录“拼凑”出来的吗?
……
我想说,都不是!
真正的好课,是自己一个人沉淀在书海文献里探索出来的,是自己一个人沉潜文本挖掘出来的,是自己与孤灯相伴、连续静坐、静待一瞬间灵感的降临再欣喜抓住它顿悟出来的。
如果你问我,花多少时间来备课?我会如实地告诉你:
工作前两年,我陷入作业堆里和无尽学生问题的困扰里,只有深夜的一两小时备课,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;
工作中期,当我意识到课堂之于老师的重要性之后,我开始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,用大量的时间来备课,慢慢地,我找到了一些成就感;
近几年,受到一些优秀同仁的影响,特别是和我一样大且师出同门(我师父邓老师的学生)、同龄人翘楚——师大附中的丁中一老师的影响,我终于意识到了,语文世界的探索是无止境的。
如果你再问我,去掉基本的改作业、改试卷、上课、答疑、面批等事务的时间之外,你花多少时间来备课?
我会坚定地告诉你:所有时间!
以下是我做课程设计的几个步骤,分享给各位同行。

1

第一步  素读
素读,即反复素读课本,形成自己的初步感知。

我工作之初上的第一堂教学技能提升课,是来自北雅中学的易咸英老师在新教师上对我们的培训,教我们如何反复素读课本,现在回想起来,依然觉得受益匪浅。

特级教师邓彤认为,所谓“素读”,就是朴素地通过文字、符号领会其蕴涵。也就是说,阅读教材文本时,没有任何外部资料可以参阅,仅依托文本提供的有限信息,尝试解读作者传递的思想、意趣、情感等。素读是一种本色阅读,是最原始的,也是最“语文”的阅读。

素读状态下,怎样才能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,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,感悟文本的独特魅力呢?

教材的助读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。助读系统包括单元提示、预习导引、文下注释、文中插图、课后练习等。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对教学重点、教学内容的影响不容忽视。

除此之外,不放过任何的课文细节,一字一词,一句一段,素读状态下,于细节处品咂语言,涵泳玩索文本字词的深层韵味,逐渐走向理解深处。

比如,几年前我初读《土地的誓言》时,就被其铺排出的大量极具地域特色的意象震撼了,我当时觉得,这是教学生写出故园风貌的好方法,如果把这堂课设计成“向课文学写作”课型,是一个好例子。正好单元目标、预习引导、课后练习中都有提及。如图:


基于此初步印象和感知,我们需要往前再走一步。

2


第二步  联读

联读,即以课文为原点,进行专题式阅读并做备课札记,完善自己的知识建构。

单篇阅读的深度显然是不够的,还需要具备阅读的广度。素读只是暂时给自己留下了一点初步印象,而联读可以让自己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。

在我看来,联读更像是一个针对课文的“小专题研究”,这也是备课中最花时间且最没有止境的部分。我会根据备课时间,来决定我这个部分所花的时间长短。如果是公开课或者赛课,对我来说,这个部分的时间肯定是超过10小时的,且是连续静坐的完整时间。

联读具体要读些什么内容呢?我一般读的有以下部分:

1.针对该课文的文本解读文献;
2.针对该课文的名家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;
3.关于作者的其他的作品或者书籍;
4.关于作者的研究文献;
5.和课文有共通之处的其他类文。
……

以《土地的誓言》为例,进行了一个“以《土地的誓言》为原点”的小专题研究,一共做了以下阅读:


经过这样的专题阅读,并且做读书笔记和备课札记,有意识地将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整合、重组、勾连,并在对类文的分析、评价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启迪,进而立足阅读,辐射写作,形成个性化的表达。

《破阵子》读书笔记/备课札记

3


第三步  聚焦

聚焦即回顾笔记,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考,聚焦一个点确定教学目标。

进行完大量的阅读让自己更加丰厚之后,需要开始“做减法”。

一节课,需要教的重点是什么?选定一个点,基于该教学重点,需要哪些助读资料辅助?在阅读中,选点聚焦、有意识地对繁杂的内容进行选择,将注意力集中教学重点上,由此带动对文本深层意蕴的理解。

《土地的誓言》这堂读写结合课,我选择了“意象组合法”这一个点。之所以叫作“意象组合法”,是因为在这之前,我自己摸索了“组合法”系列作文课。本堂课“意象组合法”其实也只是我的这一类列锦法作文系列课程中的一个点,除此之外,我还开掘出比较适合记叙文的“素材组合法”,适合议论文的“论据组合法”等。

4

第四步  发散
发散即围绕教学目标这一重点,搭建课堂框架。

当确定了一堂课的教学重点之后,相当于我们已经在土地上扎根了一个点,接下来要搭建树的枝干,也就是课的大框架。

随着联读到课文《灯笼》之后,我发现了其相似的手法,于是,我最终斟酌之后把课题定为:向《土地的誓言》《灯笼》学意象组合法。随后,我设置了以下课堂框架:

(一)起——游戏激趣,唤醒记忆

(二)承——沉潜文字,探寻写法

(1)厘清概念

(2)写法归纳

第一步:精选意象,叠印凸显地域特色

第二步:渲染颜色,多角度绘大地风貌

第三步:修辞点缀,铺排浸染乡土情怀


(三)联——以读引读,类文并序

(四)创——慧语对诗,点亮意象

(五)练——情感激活,描摹故园

(六)评——习作展评,点拨方法

(七)合——慧语示范,文字共情

5

第五步  填充
填充即设计学生活动,搭建桥梁帮助学生抵达“终点”,撰写教案。

在我工作初期,一般是没有这一步的,但是如果没有教学活动,课堂就会变成教师的“一言堂”,或者是“一问一答”,学生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,而是教师演讲的听众。

因此,在《向〈土地的誓言〉〈灯笼〉学意象组合法》这堂课中,除去常规的品读文本的活动以外,我还设置了:

(一)突破词语:【游戏】你说我猜——你最难忘的地方(生你养你的真实故乡,或者记忆深刻的精神故乡)

(二)突破句子:【慧语对诗】即写好诗歌的一部分,把关键的部分留给学生现场对诗。

(三)突破片段:【学生练笔】现场学生创作,现场教师展示作品并点评、升格。

除此之外,提供了刘亮程的《今生今世的证据》作为类文补充,将艾青的《我爱这土地》用于总结和情感激活。

带着这堂课,我开展了4次“展示之旅”,分别为:

1.北雅中学第一次试课,师父邓志刚老师、张莉老师指导。
2.参加2019年春全国初中语文前沿课堂统编教材观摩研训会,超过3000人场次的大型展示课,反响热烈。

3.送课到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,新闻和照片登上当地教育媒体。

4.初入怡雅中学,我的第一堂公开课,获得校长、语文组老师和我的学生的好评。

如果只是常规课,实现前面五个步骤就基本上可以完成备课过程,但是语文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,在此,我提出辅助的两个步骤。

6

第六步  点缀(辅助步骤)
点缀即完善教学语言。

曾经我以为教学语言就是自己的开场语、过渡语和结束语,以为只要搞定那关键性的几句话就可以了。后来,发现自己太浅薄了,教学语言还包含对于学生引导语、点拨语、评价语等等,而这些往往才是真正需要功力的。甚至说这个部分是划开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水平的分水岭也不为过。

一次,我受邀参加全国首届“语参杯”优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会,经过斟酌之后,我还是选择了这堂课,重现容易,突破瓶颈却特别难。要把一堂55分钟的写作课缩减成40分钟,压缩内容的同时还要优化,且我的学生现场写作+展示需要20分钟,留给我只有20分钟了。

江阴市教研员徐杰老师送给我一句话,我觉得很受用,他说:小谭,要努力避免赛课的“平面滑行”,每次都要有质的飞跃。且再次交代我教学语言的重要性。


至此,我停下试课,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开始研究教学语言,重点对于黄厚江、肖培东和徐杰老师的课例进行研究,我的远方知己、来自广西的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韦晶莹老师也通过电话对我指点。所以,在这次赛课场上,我突破了最大的瓶颈——教学语言,最终荣获了全国一等奖。

7

第七步  优化(辅助步骤)

优化即上完课后,进行教学反思,再次优化教学设计。

王崧舟老师说:其实,教师的专业分水岭,往往就在这个“行动反思”上。

我在教学中曾遭遇许多失败。因为有反思,通常下节课调整就好。比如我上了一堂作文课,结果只有10位同学写得好,另外20多位的作文完成都不理想。我就根据问题,反思一下自己那堂课失败在那里,继续上一堂作文升格课,就可以解决剩余15个人的问题。剩下的5个人还是写不好,该怎么办?继续面批讲一下,就可以了呀!

在我看来,作为教师,我们需要做到:

□ 时时有反思,优化课程提升下一个班的上课质量。
□ 课课有反思,优化课程设计,做总结研究。
□ 长期有反思,撰写论文,研究课题,积累知识成果。

从某种程度上讲,赛课后的反思,其实比赛课本身更重要。这次“语参杯”赛课。我上完课下来,心绪一直没有平静,觉得自己还有两个地方没有做好,一个是板书,一个是在作品上传的时候希沃系统的卡顿,让我觉得课堂有割裂感。虽然,一直陪伴我的娟姐、诗琴、丹丹都安慰我说:“特别好,现场老师自发掌声超过5次”。实话说,我沉浸在课堂里许是紧张、许是投入,竟然一点都没感知到。

回家后,我把自己上课的视频重新看了超过三遍,我发现之前最在意的那两个问题,真的不是大问题。但是,我却重新发现了我一个新的问题,这又需要我以后再去优化改进,继续改进自己的课堂。

如果你再问我,什么样的课,才是好课呢?
关于这个问题,我一直想找到一个恰切的比喻,用以形容我心中“好课”的样子。前些天,我看到全国著名校长、知名作家张丽钧老师的一篇文章——《好课如塔》,觉得心中无法言说的东西终于有人非常精准地表达出来了,我提炼了一下,大概意思是这样:
一座令人赏心悦目的玲珑宝塔,大致需具备以下五个特点:
塔基广大——教师读书多,功底深厚,课堂引导驾驭能力强;
塔身坚固——教师上课有激情,且自我投入,在自己喜欢的部分有个人独特研究;
塔层分明——教师能把握教学规律,把控教学节奏,且有清晰的问题设置;
塔饰精美——课堂呈现方式好,授课语言精练;
塔尖峻拔——一堂好课要引领人的灵魂超拔向上,有课堂的生成,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制高点。
张丽钧老师说:这样的一座宝塔要靠我们自己燕子衔泥般地一点点垒筑,塔中宝物要靠我们自己集腋成裘地一点点累积。读书,写作,参悟,修行,慈悲地面对,精深地思考,慷慨地给予,彻底打消“走捷径”的心,努力做一个“掘地觅天”的人,把每一个“筑塔”的日子都活出远离乏味的精彩,这,需要大情怀与大智慧。
我期待自己的语文课能做到:有内容、有画面、有情境、有风格,能自我和课堂、自我和学生(听众)、自我和作品、自我和生命的完整融合。
我希望我能做到:引领学生走到人性的深处,用纯真诠释纯真,用叛逆解读叛逆,用虔敬顶礼虔敬,用浪漫拥抱浪漫。
而这也将是我不断努力、勇敢突破的动力和方向。



谭嘉慧

湖南省长沙市怡雅中学 



来源 | “ 诲人慧语 ”微信公众号

作者 | 谭嘉慧(长沙市怡雅中学 )

重要备课资料,点击下面链接可读——

1.在本号搜索资料的简便方法

2.部分重要资料

(1)小语各年级重要备课资料集锦(视频、实录、设计)

(2)初中语文各年级名师课例(视频、实录、设计)

(3)让你的作文脱胎换骨——名师教你写作文53讲

(4)小学数学名师课例第十六辑(918+58节)

(5)初中数学名师课例第一辑

(6)小学英语名师教学视频第二辑(53+99)

(7)初中英语名师课例第四辑(86+35)

(8)初中历史名师课例第一辑(27节)

(9)2023年2-6月份国旗下演讲稿合集

(10)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集萃(共88期)

(11)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优课第一辑(18节+23套期末测试卷)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